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

聽過吳敏而老師的課

參加府城故事協會的故事志工初階培訓課程,第一次上課是吳敏而老師的課,剛好是我們這組做筆記,剛好是我不怕死的志願做筆記。

邊上課邊作筆記,越聽越敬佩老師的親職功力,下課後上前感謝老師,遠道來台南上課,之後趁記憶猶新迅速整理好筆記。

以下是我課後記好筆的心得。

老師的兩個小孩是截然不同的類型,哥哥很有藝術家風味,思緒不同於一般兒童,喜愛從做中學,老師說不能做的事,他一定要試試看來證明,「真的不行。」

妹妹是去過的地方幾乎都記得,別人用手機照相存檔、紀錄,她是用腦子照相做紀錄。交代她任何事情一定用心做到好,但是不喜歡和人互動,甚而直言:「禮貌就是在說謊。」

面對這兩個很有個性的小孩,老師順著他們的本性,幫助他們成長,發揮他們最大的天賦。

世俗眼光常會依子女的成就評斷父母親的教育能力,但每個孩子本性不同,能依孩子的本性幫助他們成長,更是模範父母親;而兩個不同性情的孩子都能處理良好,這親子功力更是高好幾檔。

老師提到這些,或許更想告訴我們的是說故事時會遇到的各式各樣小朋友,只要順著他們,都會有良好的互動。

課後感謝老師時,老師提到,「我丈夫說都是因為我,兒子才會這樣。」我想跟師丈說:「因為有老師,兒子才能平安成長。」

上完課回家,很高興和兒子分享我上課學到的,這個青春期小孩告訴我,「媽媽,這個老師很懂小孩的心,怪不得你那麼心服口服。」

因為上了課,我更能調整腳步,陪著兒子,找他人生的「something」。這是呼應上課時的最後一個故事。老師說她要用說故事方式上課,她也真的講過一個個故事,傳授她的想法。 

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,父母是陪他走過這段路的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