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

一歲的挫折

兒子一歲半時,在家裡到處探索,東找找西找找,被他挖出一盒塵封已久的筷子。長長的筷子怕他戳到眼睛,趁他還沒和它們玩出感情前趕快沒收,至於十個放筷子的方形小木塊沒什麼危險性,就隨他玩吧!

看他把十個木塊丟過來丟過去,丟回紙盒裡,再倒出來。十足幼兒的模樣,喜歡做一些反覆的動作,玩倒出來的遊戲。不要小看他這些無聊的舉止,對他來說這是很偉大的工程,不亞於我們大人在蓋捷運或高鐵。

玩著玩著他不知道想到什麼,開始把一個個一公分見方、高五公分的小木塊立起來,就像復活節島上的石像,一個個立著。以他的能力是可以把木塊立起來,只是立了六個以後,因為彼此太靠近、縫隙太小,他立好第七個小木塊,小手放開時,碰倒三個小木塊。再試!還是又弄倒兩個小木塊。
只剩一個小木塊立著,他很有毅力,不畏艱難繼續努力,立到第七塊又弄倒三塊。

在一旁觀察,很想教他:要放得離遠一點!手放開時要小心,不要張太開。想想!他總要有機會學習,還是按奈住。
看他努力了一陣子就是沒辦法全部立好,總是差那麼一、兩塊。

他情緒崩潰了嚎嚎大哭,為自己事情做不好而難過。摟著他、哄他:「沒關係!沒關係!」還是無法平息他的挫敗感。
想告訴他:「國父十次革命,到第十一次才成功。」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問題是:他只有一歲半,聽不懂這些大道理。

只好換個方式:我跟著他趴在地板立小木塊,「媽咪也是試試看!」立到第八塊時。我遲疑:要一口氣做到好嗎?
我放好小木塊,手離開時和他一樣,把手指張開開的;當然結果也和他一樣,弄倒了三個小木塊。我抓抓頭說:「咦!怎麼會這樣?」「怎麼倒了呢?」再伸出食指肯定的說:「再試試看!」兒子看看我,眼睛帶著未乾的淚珠開懷大笑!
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開懷大笑,是覺得我的動作可笑呢?還是他了解到大人也有失敗的時候?
因為說了再試試看,總要再試幾次。邊試時我邊說:「太近了,放遠一點!」「放開時手要小心,手指要縮起來!」試了五、六次,總算把十個小木塊立好!就跟他一起拍手叫:「耶!好棒喔!」

過三、四天,他又拿小木塊出來玩,他還是堅持要把小木塊全部立起來。這次觀察到他會把小木塊放遠一點,不小心弄倒時就抓抓頭,和我示範時的動作相似。他一試再試,最後成功了,抬頭找我和他一起拍手叫:「耶!好棒!」

我這時才弄清楚他前幾天開懷大笑的原因,他了解到:「我不是唯一會失敗的人,媽媽也有失敗的時候。」「失敗時,除了大哭還可以抓抓頭!」

現實生活中總有許多困境、失敗,愛自己的孩子,要教他的是:如何面對失敗。孩子一直在觀察大人,我們的一舉一動對他影響深遠,因此除了口頭教誨,更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示範。

發表於中國時報


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

京都旅遊--人聲鼎沸的竹林小徑

因為昨天在鴨川騎車騎得不過癮,今天要去金閣寺朝聖還是繞道鴨川。一早兩個人就在鴨川,邊欣賞風景邊吃早餐。

去金閣寺的路上經過一家超市,人來人往生意很好,我們當然也要湊熱鬧、進去考察一番。看到有人用自行車的嬰兒座椅放西瓜,還有為老人設想的停車場,停好車,走一小段路就直通賣場。最後買了京都限定的"鯖魚壽司"當早午餐,哇!怎麼有這麼好吃的壽司!到京都時,千萬不要錯過!

 
 
吃飽喝足了,繼續上路。
到金閣寺,經過鐘樓,老公說:"如果兒子有來,他想撞鐘的話,我會讓他去。"我回他:"如果你想要撞鐘的話,我會讓你去。"
這個殘存著童心的老公立刻問:"你有沒有200塊零錢?"
祈福、撞鐘,還送一張金閣寺雪景的明信片,很物超所值。


 
再放幾張金閣寺的相片,將近二十年前就跟旅行團來過,可是只記得金光閃閃的金閣寺,其餘的竟然都不記得了。
 
 
 
附近有龍安寺、妙心寺、等待院、仁和寺,能全部都去當然很好,但是體力、腦袋有限,我們評估自己的能耐,一天兩個寺廟是極限,多了只是走馬看花、折磨自己。
在仁和寺外面先張望一番,兩個決定進去仔細看,很優雅清淨的寺廟。外圍庭園不用門票,奇怪的是觀光客怎麼稀稀疏疏,好歹也是個世界遺產?原來這裡是賞櫻勝地,夏日炎炎沒櫻花,加上正值中午,遊客當然少。所以,我們是正中午在大太陽下奔波,出門旅遊是很好玩,可也要全盤接受一天裡的氣溫變化。
 

 
 
再一路騎到嵯峨野車站,發現竹林小徑就在附近,旅遊介紹裡,這是很美、值得去的景點,當然也要去漫步。
快到竹林小徑,有叫客的三輪車、來體驗穿和服的各國觀光客,一大群人擠在小徑裡,自行車只能牽著走,不然會撞到人。加上天氣悶熱,我們只後悔,應該一早先衝到這裡,享受清晨的竹林。
 
再騎去嵐山,坐在桂川的岸邊欣賞翠綠山峰,邊想像秋天時滿山楓紅的美景。現在因為沒有楓葉,河邊有許多空位任君挑選。
沿著桂川騎自行車道,看到許多人在河邊休閒,京都人的生活真有品質。


傍晚時迎著涼風,一路騎回市區時,桂川上的橋塞滿車子,我們騎自行車呼嘯而過,在京都旅遊沒有自家車的遺憾一掃而空。

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

倒帶

兩歲大的小孩,很有自己的意見,但又常常表達不清楚,弄得生活上有不少好氣又好笑的事。
兒子學會開家裡的大門後,我每天下班回家,到門口就會先叫:「小乖乖,媽咪回來了,拜託開門!」站在門外等他來開門,進門後再抱著他親一下。

有天回家,在門外沒看到他的身影,叫完門,也沒有小身影衝出來,只好自己拿鑰匙開門進去。門一開,兒子立刻衝到門口,看到我就癱到地上嚎嚎大哭,嘴裡還嘰哩哇啦叫一通。公公婆婆在屋子裡說:「媽媽回來了,為什麼哭?」看他挫敗又懊惱的表情,忽然了解他的意思。
我就退回門口,邊說:「倒帶!倒帶!從來一次!」接著把門關上,再隔著門叫:「小乖乖,拜託開門!」他才破啼為笑,帶著淚水幫我開門。

我自己開門進去,破壞了他的生活秩序,所以他很生氣、傷心,我只好到帶從新來一次。

把兒子弄上安全座椅

打從兒子從出生開始,我這緊張型的老媽,只要一上車就把他放在安全座椅上,他年幼無知任憑我擺佈,倒也一直相安無事。
等他一歲多會站、會走路,開始有自己的意見,就完全變了樣。

有天上車後他用不清不楚的單字「站!站!」「不!不!」和肢體語言表示他會站,不要坐安全座椅,要站在車上。溫和的告訴他:「你很小,車子走的時候會跌倒!」同時還左搖右擺的表演跌倒給他看,結果他緊抓著前座的椅背,表示他會抓緊就不會跌倒。

苦口婆心告訴他:「你很小,力氣也很小,會跌倒,一定要坐自己的位置。」邊把他抱上安全座椅,亂無章法的小小人兒完全不理會我的解釋,用哭叫強烈抗議。只好來硬的,把他壓在椅子上,同時還很有耐心堅定的告訴他:「媽咪愛你,捨不得你受傷,所以你一定要坐你的位置。」先生在駕駛座也出聲:「爸爸也愛你,你一定要坐自己的位置。」兩個人說好說歹,他就是不從,更沒想到他人雖小,倒是很有蠻力,我根本沒辦法幫他扣上安全座椅的扣環。

硬拼無法得逞,而且也不是良好行為示範,要換個方法。
冷靜下來鎮靜的告訴他:「如果不坐自己的位置,那我們就不能坐車,要下車用走路的。」他還是死命掙扎堅持不坐,先生忽然出聲:「你要下車!」一抬頭發現車子早已停在路邊,心中自嘆:「真是合作的父親!」我也只能硬著頭皮拉兒子下車,先生就把車子開走,停在五公尺外。

我牽著兒子邊走邊跟他說:「一定要坐自己的位置,不然就不能坐車,要用走的。要不要坐自己的位置呢?」他努力點頭,我們追上車,一上車,他又耍賴不坐安全座椅。

先生再度把車停在路邊,我也再拉著兒子下車,先生這次把車停在二、三十公尺外。
我還是一樣牽著兒子,邊走邊講道理,他還是點頭答應要坐自己的位置,這次追上車他依約坐上安全座椅。

到目的地下車買好東西再上車時,他又耍賴不坐安全座椅。
這個小小孩摸清楚我們的底細,知道爸爸只會把車停在前面,他改變心意後,隨時就可以上車。我們當然要改變一下!
下車前跟先生迅速約好他去前面迴轉,我們過馬路到對面等他。

我們一下車,車子就揚塵而去,沒有再停到路邊。兒子張口結舌看著車子跑掉,臉色變得凝重,知道事態嚴重,對著車子叫:「爸爸!爸爸!」。我趁機教誨他,用溫和而且堅定的語氣說:「沒有坐自己的位置就不能坐車,現在我們要走路回家!」「要坐自己的位置才可以坐車,不坐自己的位置,就要下車走路。要不要坐自己的位置?」他立刻點頭。
我說:「那媽媽打電話告訴爸爸你要坐自己的位置,可以來接我們了。」牽著兒子過馬路去打公用電話,請爸爸來接我們。
車子到了,門一開,兒子立刻爬上安全座椅,讓我扣上扣環。

一家三口在台北街頭上車下車,折騰半天,耗費了不少心力,看到兒子日後只要上車一定坐安全座椅,這是值得的。

發表於中國時報

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

父子對打

話說今天一家子去看"不可能的任務-- 失控國度"。
散場經過遊樂場,那裡張貼著"一張電影票換2個代幣",兒子念著:"媽媽,我不喜歡這裡,我看你們兩個也是。"

走著走著,快到門口,看到這遊戲台,老公、兒子兩個眼睛一亮,立刻掏出電影票,換了六個代幣,父子二人開始廝殺。


這遊戲台的遊戲規則是,一方先取得7分就分出勝負,或是打到既定時間就結束。想當年,兒子年幼時父子對打,為父的必須讓一手,中場兩個還要換邊,避免大人太快搶到七分,迅速了結,玩得不過癮。

兒子要上高二了,不再是以前的小小孩,第一場7比6,兒子贏了,老公辯稱:"我沒有盡全力。"
第二場,打一打,比數6:5,眼看兒子快要取勝了,老公說他就開始盡力一些,結果一時大意,黃色扁扁盤過來時,他的手一滑,自殺了!兒子得分,7:5,遊戲結束!

善良的兒子說:"爸爸!你今天因為沒穿運動褲,所以才會輸。"
搗蛋的老媽我則說:"我出錢換代幣,讓你們拚出勝負。"
他們捨不得我破費,所以父子對打,目前戰績是兒子兩勝,老爸保留實力,日後再分最後勝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