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

書單-更認識癌細胞

看看別人得癌症的故事,想想自己也是很有希望的。


在閱讀時,會發現有些書籍刻意描述自己的抗癌良方,有點置入性行銷手法,請注意作者試用成功、極力推薦的抗癌方法,不一定適用於每個癌症病人。

長尾和宏著,李靜宜譯,抗癌,為了好好活:停止化療的10個時機,台北市:遠見天下文化,2014年。

知道得癌症後,自己還沒回過神,還在想醫生會不會弄錯時,可能醫生已經開在擬定治療計畫。第一道關卡常常是要不要做化療?周圍的親友有各式各樣的意見,怎麼辦

這本書是一位長期照顧腫瘤病人的日本醫師長尾醫師所寫的,他有足夠醫療知識,加上照顧病人的經驗,提出十個停止化療的時機。簡而言之,化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好好過生活。是否要做化療,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選一,而是在治療的過程中,依照病情、治療反應、個人感受、價值觀,有各種選項。

吳佳璇,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: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,新北市:夏日出版,2009年。

吳醫師有豐富的精神科臨床經驗,也曾跨足腫瘤精神醫學,遇上自己的母親罹患癌症時,以家屬的身分陪伴母親抗癌,也以精神科醫師的專業態度觀察母親的反應,並內省自己的感受。

趙慕嵩,趙老大玩癌症,寶瓶文化,2006年。

用「玩」這個字描述自己得癌症,真的很不一樣,也表現出他的灑脫。趙先生在七十歲生日前後診斷出大腸癌,在自己的慶生餐會上向朋友公布他得癌的事情,接著在過年前開刀。他用豁達的心情面對癌症,也技術許多癌友的不同際遇,在調養身心時,讀他的書可以幫自己打氣,也可以仿效他面對癌症的態度,幫助自己走過抗癌日子。